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河北网 (https://www.hebeiwang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建站 > 正文

微软CEO纳德拉:面部辨认技能对社会危害大

发布时间:2019-01-22 11:09:09 所属栏目:建站 来源:佚名
导读:BI 中文站 1 月 18 日报道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-纳德拉(Satya Nadella)以为,假如一些技能被滥用,那么它们就会对社会形成很大的危害,因此当局应该对它们举办禁锢。他列出的第一个例子就是面部辨认技能。 周一,在该公司总部的媒体约请集会会议上,他对满屋

 微软CEO纳德拉:面部辨认技能对社会危害大

BI 中文站 1 月 18 日报道

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-纳德拉(Satya Nadella)以为,假如一些技能被滥用,那么它们就会对社会形成很大的危害,因此当局应该对它们举办禁锢。他列出的第一个例子就是面部辨认技能。

周一,在该公司总部的媒体约请集会会议上,他对满房子的记者颁发了本身的观点。一名记者问他怎样对待科技行业即将面对的禁锢题目。

“我们以为禁锢题目将会变得越来越伟大。”他增补说。在某些环境下,微软现实上是在号令当局采纳新的禁锢法子。

“就拿面部辨认技能这个观念来说,它此刻太可骇了。这绝对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竞争。”他说,“这统统都是以竞争的名义举办的。任何赢得买卖营业的人都能做任何事。这对我们这个行业或整个社会都不会有好的功效。更好的做法是拟定一些我们各人都可以遵守的法则,这样我们才气掩护真正重要的对象。”

文质彬彬的纳德拉并没有点名道姓地品评谁。但他颁发这番谈吐的配景是在亚马逊的 Rekognition 面部辨认处事正饱受诟病。

本年 5 月,美国国民自由同盟(ACLU)披露,亚马逊向当局机构提供了 Rekognition 面部辨认处事,让当局机构来监视国民。它还写了一封果真信,要求该公司遏制这样做。为了证明这项技能对国民自由的危害,美国国民自由同盟在 7 月份陈诉称,Rekognition 面部辨认处事错误地将 28 名美国国集会会议员认定为曾被逮捕的罪犯。

客岁夏日,数百名亚马逊员工向该公司请愿,要求遏制贩卖 Rekognition 面部辨认处事。就在本周,由五名亚马逊股东构成的同盟提交了一份决策,号令亚马逊遏制向当局机构出售 Rekognition。这些股东总共拥有 13.2 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。

早在 2018 年 7 月份,在人们针对亚马逊的品评到达巅峰时,,微软初次号令扑面部辨认技能举办禁锢。

客岁 12 月,微软首席状师布拉德-史女士(Brad Smith)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再次号令禁锢面部辨认技能。他指出,面部辨认技能在三个方面很是伤害:侵监犯们的隐私,当局以捐躯“民主自由”为价钱举办大局限监控,以及科技行业中的种族成见带来的风险。

在分辨有色人种时,面部辨认技能的结果很是糟糕,常常认错人。这种误承认能发生很是严峻的效果,出格是在法律部分行使这项技能的时辰。

风趣的是,亚马逊不是第一家捣鼓这项技能的公司。Facebook 也在这项技能上引起了争议,好比在欧盟 GDPR 隐私礼貌见效后,该公司试图在欧洲从头引入这项技能。

并且,早在亚马逊成为核心之前,微软在面部辨认技能题目上也曾遭到品评。

一年前,《纽约时报》报道了乔伊-布兰韦尼(Joy Buolamwini)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尝试室所做的一项研究。她发明三个领先的人脸辨认体系——微软、IBM 和中国的旷视科技的人脸辨认体系——在辨认非白人面目方面示意得很糟糕。微软对深色皮肤女性的错误率为 21%(而其它两者的错误率为 35%)。

周一,纳德拉认可,每当该公司受到严重的品评时,它城市当真看待。

究竟上,史女士在客岁 12 月的一篇博客文章中第二次号令对这项技能举办禁锢。就在不久之前,美国国度尺度研究所(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)发布了对这项技能的一连测试功效。测试发明,微软的面部辨认技能的程度有了很大进步。

与此同时,提供面部辨认技能的公司数目也在激增。在客岁 9 月的最后一次测试中,美国国度尺度研究所测试了来自环球 39 个开拓机构的面部辨认算法。

【编辑保举】

  1. GitHub:2018年编程说话排名,JS连冠5年;75亿结果微软第一
  2. GitHub重磅更新!私有代码库以后免费,开拓者齐夸微软送福利
  3. Windows 10 19H1新版18312推送:预留存储上线、重置UI调解
  4. 微软上线新平台 Try .NET,在线运行 .NET 代码
  5. Windows 10新版逼迫划走7GB硬盘:教你怎样禁用
【责任编辑:张燕妮 TEL:(010)68476606】
点赞 0

(编辑:河北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