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河北网 (https://www.hebeiwang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编程 > 正文

华为的欧美新故事

发布时间:2018-11-26 12:11:28 所属栏目:编程 来源:财经十一人
导读:十几年后的今天,华为不想被认为是一个征战者,而是一个手握科技力量的绅士,把古老的欧洲拉向智能生活 数字技术能不能把古老的欧洲带到新的时代,巴黎歌剧院是一个典型样本。 拥有350年历史的巴黎歌剧院是一栋“结婚蛋糕”式的大型建筑。JP Thiellay 先生

华为一方面加紧投入研发,另一方面围绕数字生态,扩大合作伙伴关系。包括与欧洲10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,扶持当地的中小企业。手机终端方面的生态挑战最为明显。 “在国外我们主要和Google合作用Android的生态系统,这对产品本身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还要摸索和当地渠道销售网点更好的合作模式。” 戢仁贵表示。

一位行业人士向《财经》记者总结,华为得以领先的原因是研发投入、野心以及背后的强大执行力。

执行力的关键是本地的人才队伍建设。“你可以不懂,但你得找懂的人。找来懂的人,你信任不信任他,你敢不敢授权力给他,你敢不敢相信他、让他去做?”彭博对《财经》记者说道。

这不仅是华为长期以来面临的挑战,更是所有想进入欧洲的中国公司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。 

市场的拓展可以很迅速,文化的融合却是细水流长的。彭博回忆,在华为所有的海外市场中,因为文化优越感,欧洲的本地化是最难的。2007年,他刚到欧洲,每天都要被自己的本地员工下属挑战,“他们不认可华为,也不认可华为的方式。”

办法就是尽可能找到那些契合华为价值观的本地精英,并且赋权。目前,华为西欧团队的骨干都是当地人。其中终端团队从2016年的不到200人增长到了现在的600多人,超过一半是本地员工。而华为法国的本地化更彻底,总共950人中,80%是本地人。

每次面试时,在对方经验和技能都满足的前提下,戢仁贵还会再额外问一个问题:你认为华为在未来两三年会达到什么高度?“如果他不相信华为能够超越三星和苹果,我就不需要他。”他说道。

当华为在欧洲逐渐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公司时,本地员工也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。戢仁贵说,他们开始融入华为,能够24小时开机,甚至在周末主动去办公室加班,或者出差。在这背后,是华为在西欧不断迭代和修正的融合姿态,新的故事还在继续。

(编辑:河北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