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河北网 (https://www.hebeiwang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站长百科 > 正文

肯德基又要“卖身”?这次可能要成为“民族品牌”了

发布时间:2018-08-09 09:33:07 所属栏目:站长百科 来源:亿欧
导读:导语:最近,市场据说有中国企业斥资140亿美元收购百胜中国,肯德基或将成为又一个变身“民族品牌”的洋快餐品牌。 克日,市场据说有中国企业斥资140亿美元收购百胜中国,肯德基或将成为继麦当劳后,又一个变身“民族品牌”的洋快餐品牌。 “卖身路”的开

导语:最近,市场据说有中国企业斥资140亿美元收购百胜中国,肯德基或将成为又一个变身“民族品牌”的洋快餐品牌。

克日,市场据说有中国企业斥资140亿美元收购百胜中国,肯德基或将成为继麦当劳后,又一个变身“民族品牌”的洋快餐品牌。

“卖身路”的开始

众所周知,百胜中国旗下有肯德基、必胜客、小肥羊等多个品牌,个中最为中国斲丧者熟知的、且对业绩孝顺最突出的,当属肯德基。

而肯德基的“民族化”之路,从2015年已初见眉目。

昔时10月,百胜餐饮公布分拆百胜中国是业部,创立百胜中国,而且后者独立上市。

之以是做拆分,和百胜餐饮在中国市场的示意痛痒相干。果真数据表现,2011年-2015年间,百胜餐饮中国市场业绩一连走低,作为营收主力军的肯德基市场占据率从之前的4%跌到约2%,近乎腰斩......

这样一来,独立出的百胜中国必要向团体付出品牌的独家行使费,但可以用相对机动的方法在中国市场成长,拯救示意欠佳的市场。

公布分拆不久,市场据说,百胜餐饮规划以独立上市为契机,出售百胜中国19.9%的股权,这被外界看作是肯德基“卖身路”的正式开始。

2016年4月,媒体相继爆料有来自中国的差异财团故意收购百胜中国,包罗中投公司支持的KKR、霸菱亚洲投资基金等、春华成本和淡马锡等均发出过收购意向,且是拟收购百胜中国100%股权,但因价值上呈现分歧,终未成行。

直到同年9月,百胜餐饮公布,春华成本和蚂蚁金服将以4.6亿美元计谋入股百胜中国。

中国成本加持后的两个月,百胜中国在纽交所上市,正式公布完因素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分拆后的百胜中国在华业绩有所回升,2017年其营收从2016年的66亿美元增进至70亿美元;但净利润却从5.02亿美元降为4.03亿美元。

又一个“民族品牌”

离第一次“卖身”不到2年,克日,彭博获悉高瓴和KKR拟斥资140亿美元收购百胜中国100%股权。

固然这起买卖营业还处在“市场传言”阶段,两边也没有给出任何回应。但业内暗示,从肯德基老敌手——麦当劳“中国化”的过程看,“传言”实现的也许性较量大。

“中国化”之前,麦当劳面对强盛的业绩压力。

其界说为高增添市场的中国、韩国等地域的业绩从2013年起一连下滑,首要市场美国的营收也持续走低......

此种环境下,麦当劳抉择转型并调解其在中国、韩国和东南亚等市场的股权布局,以重振公司业绩。

2017年头,麦当劳中国通告,中信股份连系凯雷投资等与母公司麦当劳告竣计谋相助,将创立新公司,中方以近21亿美元收购麦当劳在中海内陆和香港的营业。

至此,麦当劳中国“摇身一变”,成为一家中资企业。

此次,若中国企业和百胜的买卖营业成行,百胜中国也将由中资控股。有人奚落,肯德基即将成为继麦当劳后,又一个变身“民族品牌”的洋快餐品牌。

洋品牌为何风物不再?

曾在餐饮市场气吞江山的洋快餐巨头,为安在海内市场集团经验降温?

各方说明纷歧,但不过乎几点:

其一市场靠近饱和、竞争加剧。

1987年,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出其在中国第一家餐厅;1990年,麦当劳也入驻深圳,两大巨头一南一北,以澎湃澎拜之势扩散世界。

二者不绝霸占市场的同时,也引发了其他品牌灵感,不少企业蠢蠢欲动:

1994年,本土快餐品牌德克士开业;

1995年,美国品牌赛百味进入内陆;

2001年,本土品牌华莱士门店落地;

2003年,美国品牌棒约翰进入内陆;

2005年,美国品牌汉堡王来华成长;

......

国际大牌纷纷进驻,海内企业也不绝崛起,30年间,以肯德基、麦当劳为首的巨头引领了海内快餐市场的猖獗扩张期间,也为此刻细分规模云云剧烈的竞争埋下伏笔。

其二行业入局者越来越多,斲丧市场却逐渐冷却。

1987年,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——北京前门店开业时,恰逢改良开放不久,海内许多斲丧者对外来产物尚有十分奇怪感,肯德基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标记备受接待。

纵然动辄订价五块、八块的套餐在其时很“奢侈”,也没阻止斲丧者热情。听说北京前门店的肯德基店一度成为旅客必到的“打卡地”之一,来到北京的人,一定要尝下肯德基,与门口的山德士上校人像留影眷念。

但跟着海内经济的成长,斲丧进级的大趋势,尤其是今朝康健斲丧理念下,常常被界说为“不康健”的洋快餐对“中国胃”的吸引力逐渐降落。

人们的选择越发趋向于品格,同时陪伴大批真正的民族品牌崛起,中国老黎民不再盲目标崇敬“洋文化”,对进口货牌的立场加倍理性。

好比此前国人崇尚洋酒,餐桌上没有一瓶XO或拉菲,好像都不能表现本身的高端糊口品格。但此刻精英人群在酒水斲丧中,更倾向于选择茅台、青花郎等国产高端白酒。

不久前,作为酒品类最大的零售商,京东年中大促的酒类品牌贩卖额top10中,仅有拉菲一个洋品牌上榜;而海内高端白酒品牌销量只增不减,郎酒还以8年增添10倍,10年贩卖百亿人民币的后果缔造了一个“郎酒征象”。

“肯德基们”的出路

既然洋快餐品牌已经降温,海内企业为何还要接盘?

莫非被“民族化”后,肯德基、麦当劳们就能从头成为餐饮潮水前锋?

虽然不是。

经济向前和斲丧进级的大趋势是不行逆转,但对付这些品牌来说,海内市场的潜力依然庞大。

客岁,公布收购麦当劳中国后,中信成本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曾就这个题目做出说明:

即便斲丧者对洋快餐的热情不似以前,它依然可作为一般就餐选择。

尤其之前外来快餐品牌多选择一二线都市驻扎,忽略了需求庞大的三四线都市、乃至县级市,以是海内市场尚有很大的开辟空间。

客岁中资方接办时,麦当劳在大陆约莫2400家店,到本年头门店数目增进到2600家店阁下,险些“均匀天天开一家新店”,纵然云云依然满意不了市场需求。

市场潜力外,连年来互联网和斲丧团结、数字营销和外卖行业的鼓起,都也许成为这些品牌业绩回暖的助力。

客岁,麦当劳中国发布业绩,外卖营业增添81%;而肯德基2016年引入蚂蚁金服后,后者为其提供移动付出处事,今朝肯德基手机下单、店内取货的新模式极大促进了个中国地域贩卖额的增添。

但这统统得基于这些洋品牌“中国化”的基本之上。

张懿宸曾讲在海内,或许6个礼拜就可以做出来一个激增打算;但麦当劳总部却暗示不行信托,由于同样的打算,美国总部做要一年半。

以是不少人以为,抛却洋明星的光环,“民族化”的肯德基、麦当劳们,也许会有更快更好的成长。

或因此,中国企业收购百胜中国动静一出,成本市场回响热烈,百胜中国股价一度上涨超10%。


(编辑:河北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