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河北网 (https://www.hebeiwang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业界 > 正文

七夕到了,又到了自动驾驶“冤家”恋爱的季节

发布时间:2017-08-30 22:45:19 所属栏目:业界 来源:李北辰的网站
导读:用纵横交错形容 2017 年全球自动驾驶格局,再合适不过。 8 月 16 日,宝马集团,英特尔与Mobileye宣布,接纳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作为首家汽车制造商,加入其自动驾驶平台开发项目。在这一联盟团队的期许中,四家公司将互相搭接长板,缩短自动驾驶汽车上市时

首先,欧美市场经济低迷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。譬如,英国脱欧伊始,就有人预言到这一“逆全球化”趋势将对英国汽车业带来负面影响。事实也是如此,英国脱欧让欧洲汽车产业离散化,并在减少就业人口同时危及出口。据IHS Automotive预测,英国脱欧或将导致今年至 2018 年全球轻型汽车总销量减少 280 万辆,此外他们还表示,今年英国市场汽车销量或将从预期的3.2%缩水到1%,并在未来两年内销量持续下降——要知道,英国生产的80%的汽车用于出口,出口车辆中60%销往欧盟其他成员国。

而在美国市场, 2016 年另一逆全球化的黑天鹅事件——特朗普的上台,则让整个科技行业与政府的关系降至冰点,其他不说,仅是移民政策的收紧,就将极大影响自动驾驶外籍研发人才的引入。

当然,欧美汽车市场自身的桎梏,也为这场结盟设下门槛。很好理解,商业本能所致,没人能对既得利益视而不见。欧美传统汽车技术成熟度较高,基础雄厚,但就像任何纠结于“互联网转型”的传统企业一样,欧美汽车业也会因昔日辉煌而显得尾大不掉,形成路径依赖。汽车巨头一方面要顾及股东利益(依赖于传统汽车业绩),并在传统汽车技术上投入大规模研发,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快速转型。一面是欲望,一面是恐惧,作为局外人,人们很难想象平衡二者的艰难。

 

中国:在Apollo助力下弯道超车

而相较欧美和日本的寡头格局(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传统汽车技术成熟度较高),尽管当今中国更像是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旗手,但在汽车领域,中国市场碎片化趋势明显,且一线品牌较少。

如你所知,中国汽车在追赶海外巨头的道路上行驶缓慢。“市场换技术”的指示牌看起来已经此路不同,在汽车业,中国并未如智能手机那般缩短与发达国家核心技术的差距。

不过,从利好的一面看,就像前几年中国市场“互联网+”的连接红利,正是源自传统基础产业的赢弱,当人工智能时代来临,中国也有许多传统行业需要通过AI完成产品升级。从各巨头资源倾斜和产业落地的时间节点看,汽车行业无疑是最先被改变的领域之一。而此时“碎片化”的特点,也给予了中国汽车市场被生态整合的良机。

这也是为什么 4 月 19 日陆奇在上海车展放出Apollo计划的消息,到 7 月 15 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召开的时候,已有包括奇瑞,北汽,长城,一汽和东风在内的十余家国内车厂纷纷加入的原因:他们需要一脚油门,让他们完成“从 0 到1”的启动。

据官方介绍,Apollo生态合作伙伴联盟规模已超 50 家,辐射OEM、Tier1、地图公司、芯片公司、基金投资、个人开发者、创业公司、研究机构及政府机构等,是全球涵盖产业最全面的自动驾驶生态。他们还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张颇为详尽的时间表: 2017 年 7 月份开放封闭场地循迹自动驾驶, 9 月份开放固定车道跟车自动驾驶, 2017 年年底输出简单城市路况的自动驾驶能力, 2018 年年底开放特定区域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动驾驶, 2019 年公布高速和城市道路自动驾驶Alpha版,最终在 2020 年之前实现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网自动驾驶。

对于沉闷多年的中国汽车市场,这一计划确实是好消息。而作为生态整合者和AI赋能者,百度也特别希望凭借Apollo“Android for car”的野心,通过提供给厂商可直接嫁接的软硬件解决方案,做出产异化产品,并最终让中国在自动驾驶这条路上实现超车机会。

看看今天中国手机厂商借Android之力,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,谁又能说,这是一个梦呢?

李北辰/文(科技自媒体,致力于用文字优雅的文章,为您提供谈资与见识)


(编辑:河北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