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河北网 (https://www.hebeiwang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创业 > 正文

最后一片百万亿市场,互联网却如闯迷宫,四处碰壁…

发布时间:2017-07-15 15:19:49 所属栏目:创业 来源:一本财经
导读: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(ID:yibencaijing)文丨萨伊 这两年,互联网金融几乎切入了所有传统金融的领域。 而唯独一个百万级别的市场,让他们四处碰壁,举步维艰——这就是浩如烟海的票据市

当然,互联网玩家在这片百万亿市场中难以前行最大原因,还是因为票据行业的链条过长、水过深。

最后一片百万亿市场,互联网却如闯迷宫,四处碰壁…

我国的票据有三级市场,一级市场做签发和承兑;二级市场实现背书转让、直贴、转贴等交易;三级市场可经由央行申请再贴现。一个长长的票据产业链最终止于到期兑付。

而这三个市场中,都有强大而顽固的坚守者和既得利益者——他们深深把控着每一个环节,难以撼动。

比如票据中介,在中国就是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群体。

这里套利者多,猫腻多。

上海某传统票据中介负责人李鑫海(化名)称,能量大的江浙地区票据中介一天可以轻松做 10 个亿的贴现生意,“甚至能控制银行的同业交易”。

更有甚者还做诈骗生意,比如冒称手中有票,交易完成后携款潜逃。

就像互联网难以改造租房中介一样,在票据领域,互联网也难以撼动这个灰色群体的生态和利益。

面对纷繁复杂的票据产业链,互联网玩家解决不了乱象,也重组不了产业链,只能在票据行业的夹缝中生存。

03 伪命题?

“互联网票据理财的模式,是一个伪命题”,李鑫海得出了如此结论。

他以自身平台举例:“我公司的交易量是在 5000 万- 2 个亿/天,但从规模上讲,只能算是小中介。曾经轰动一时的农行 38 亿票据大案,也不过是江浙地区一个中介公司一天的交易量。”

票据市场太大太大,互联网玩家切下的那点蛋糕,在传统票据从业者眼中,真的不值一提。

难道互联网玩家就没有一点机会了吗?

也不尽然。

很多平台开始了转型和新模式的探索。

票据客从去年底,就开始了转型B2B平台之路。

洪其华对一本财经介绍称,票据客现在只将线下收集上来的一小部分票据放在自有平台,其余大概90%会供应给苏宁、京东金融等电商平台,交易量确实提升不少。

据松禾远望资本合伙人田鸿飞称,最近出现一批票据平台,是一种“以大拆小”“以小合大”的新模式。

比如,收一张 1 亿的票,再拆分融资;也可以收一百张票,再统一去银行兑现等等。

“这些模式,都加速了票据的流动性”,田鸿飞称。

“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身是个大刚需”,票据宝CEO李华军称,在这样的背景下,互联网票据市场就有机会。

除了转型和新模式的探索,技术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出口。

“票据电子化,也会为互联网票据发展奠定基础”,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提出,未来还有可能出现,用区块链发行的公网票据。

在英国,一家名为Populous的初创公司,正在践行“区块链+票据”,而在中国,央行包括一些小的创业平台,也踏上了探索之路。

票据就如中国宏观经济、金融市场的晴雨表,是金融流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市场很大,机遇很多,但这个百万亿市场的互联网化,才刚刚萌芽。

互联网的创业者们,恐怕还需要深植行业中摸索,才能找到这个偌大迷宫的出口……

(应受访者要求,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)

(编辑:河北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